圣安米悦给情绪一个出口

否认与自我概念的分裂

时间:2020-04-20 11:01:09来源:天津心理咨询

  今天,为您分享自恋型人格疾患:这类病人在孩提时,他们对情感的需要与沟通受到误解,与某些病人的反应不同,他们会尽可能重建其发展,不会表现出原发的潜抑和情感发展迟滞的影响,而是凭借自己的努力来取代真正需要的自体客体经验,以此对抗失望的创伤。不像某些来访者单纯地表现被动与顺从,这类病人从婴儿时期就很擅于改变做法,主动配合周围成人对他们的期望或需要。他们放弃被了解的期望,以成就取代真正需要的关注。

  大约两岁左右,在认知运作的发展阶段之前,开始形成象征与幻想能力时,这类小孩会以夸大的全知全能的幻想,来强化自我感的保护,结果形成很有自信的外表,包括聪明、伶俐、善于操纵环境、可是内心却是脆弱而没有安全感的。任何会威胁到其效能感与胜任感的状况,都会使这种小孩暴露于危险中,重新体验早期需要别人的反应与肯定,却不断觉得失望与羞辱,他们当初就是因此才形成自我的防卫。

  这些孩子性格发展的分水岭大约在6岁左右,根据发展的阶段来看,这个年龄会发展具体的操作性思考和逻辑思考,由于体验到与文化有关的外在现实,因此顺从地调适自已,于是夸大性幻想退到幕后。当了解别人都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个体,而自已并不是宇宙的中心时,就使小孩的视野发生激烈的变化,他必须重新调整自己,在自已只是众生之一、如同苍海一粟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定位。

  可是放弃他们防卫性的优越感将使这类孩童觉得受到极大的羞辱,而这种羞辱的感觉又是他们极力要逃避的。他们现在的处境可以提供各种不同的可能性以实现其需要。当然了,这种处境是无形的:他们害怕失望的创伤,这是出于早期经验所产生的期待型态,这种期待的型态并没有随着成熟而有明显的改变。于是这种小孩面临两难的处境,如果单纯地拒绝相信在这个发展阶段所感受到的现实限制,将造成无法适应的结果,甚至可能从现实世界退却到精神病状态;可是如果接受自己其实无法控制周围世界的事实,就必须放弃当初发展出的夸大自我感,承受这种结果对他们来说太痛苦,会出现忧郁症。然而认知的成熟提供了第三种可能的解决方式,既不拒绝相信、也不完全接受自己在现实中的限制,而是否认它,也就是说,他们在认知上了解并同意环境的现实,可是情感上却不接受。

  在认知层面上,准自恋者接受世界的看法,知道他只不过是个孩子,可是心里仍然保有对自己的幻想,维持原有的信念,认为自己的真实自我仍然是与众不同的。小孩可能会修饰其幻想,把原先认为的“瞧我多么有能力”变成“等我长大就会很有能力,做出了不起的事,然后每个人就会了解真实的我,并且爱我。”再以其卓越的智能和天分,使这些幻想成真。难怪这类病人有很多是出类拔萃的专业人士,如成功的商人、医生、律师以及推动或摧毁政治制度的人,可是他们因为适应这个世界而有的高成就并不能使他们得到健康的胜任感和自我整合感。自恋者维持完整自我系统的代价就是分裂的自我概念,当他们因为其成就而被人称赞并得到较高的社会地位时,虽然体验到胜利的感觉,可以维持夸大的心理地位,却无法消除内在没有价值和缺乏安全的感觉。

  他们寻求心理治疗时,会抱怨成功并没有带来人际关系的快乐,仍然觉得没有人了解他们,或是虽然成功,但觉得自己像个骗子,因为自己也不了解自己。这一点也不奇怪,因为这种人一生都处在隐藏自我形象中不断索求与被拒绝的部分,不让自己及别人知道。一个人性格的这一面,其实就是幼年的创伤,再度暴露在因为无法得到同理的反应,而觉得自己毫无价值的情形。说这种人“自恋”实在是很矛盾,这个名词有道德批判的味道,意指其太过于爱自己,必须克服这种爱,使其回归现实的常轨才对。

  可是事实并非如此,这种病人会表现出索求的行为,其实并不是出于过分爱自己的感觉,他们理所当然地表现自己多么够资格被称赞的态度,只是要隐藏潜意识认为自己不值得爱也不该被称赞的看法罢了。由于所谓边缘型人格疾患的病人也有类似的需求,并且会不计代价来满足其需求,所以这两种完全不同的病人很容易造成混淆。自恋型病人索求的本质是为了想维持膨胀或夸大的自我感,以避免抑郁的感受,而边缘型病人忽视別人的需要,则是基于自我系统更原始、更不稳定的结构所造成的。

本文地址: http://psy.chinajs120.com/58_dt/149.html

《心理咨询师在线免费咨询》
关芳 关芳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在线咨询 免费预约

圣安米悦 天津圣安米悦
专业心理咨询中心
心轻松 自发光 bling